陈和元大呼一声:“大伙冲出去杀了乌重胤,否则皆死无葬身之地。”
话未落音,乌重胤右手边一员大将张弓射出一箭,正中陈和元前胸,陈和元手捂心口,面色惨白,指着乌重胤左手边的一个人,颤声道:“我……我……是……”
一句话未说完,摔倒在地,当场气绝。
众将面面相觑,乌重胤左手之人,此刻从容地从袖子里掏出一封黄麻圣旨,宣读道:“卢从史勾结逆贼,着令前军捉拿送京,其众幡然醒悟者,既往不咎,执迷不悟者,从逆反之罪,不可恕。”
众人正迟疑间,乌重胤右手边大将忽然怒吼一声:“尔等是战是降,说句话!”
众人大惊失色,纷纷解甲归降。
卢从史通敌被擒,行军司马陈和元从逆伏诛,副使远镇潞州,军中职位最高的就是都知兵马使乌重胤,都统突吐承璀令其暂代昭义军统帅之职,上下将领倒也服气。
擒拿卢从史是李茂和突吐承璀的联手之作,突吐承璀负责引诱卢从史自投罗网,李茂负责协助乌重胤稳定昭义军。
李茂和王俭的交往看似庸俗,实际却是暗藏机心,他正是通过王俭才探知乌重胤对卢从史的态度,也是通过王俭才和乌重胤搭上了线,从而说服他站在自己一边。
卢从史复任昭义军节度使后,以为攀上了突吐承璀这棵大树,变得日渐骄横起来,对乌重胤这些老将也不比从前尊重,当然乌重胤肯助李茂讨伐卢从史,倒并不是因为这些细枝末节,而是李茂向他展示了卢从史通敌的证据,铁证如山,乌重胤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选择,若不想陪着卢从史一起坐囚车去长安领罪,就必须亮明自己的态度,坚决站在李茂这一边。
乌重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现在看起来,他的选择无比正确。
卢从史解送到长安,李纯令三法司议处,论及如何安置乌重胤,朝中有不同的见解,李绛以为乌重胤虽然在昭义军中威望甚高,但以下犯上究竟犯大忌,今日他能扳倒卢从史,难保明日别人不效仿他再起纷争。再者突吐承璀已经令其暂代昭义军节度留后。朝廷若用其为昭义节度使,则无非是追认突吐承璀的决定,乌重胤将来只会感激突吐承璀的擢拔,而丝毫感受不到朝廷的恩惠。
因此李绛建议对乌重胤封爵赏官,然后调离昭义。李纯斟酌之后,下诏封乌重胤张掖郡公,调去河阳为节度使,原河阳节度使孟元阳调任昭义军。
制书拟就,李纯忽又担心如此阵前换将会影响前敌士气,李绛笑道:“除了这个内贼,昭义军便作壁上观,镇州亦指日可下。”李纯大喜,遂朱批颁布。
孟元阳随天使和制书一起来到前军,天使宣读完诏令,授予制书,李茂、裴度、突吐承璀等人监督二人做了交接,随后齐向乌重胤道贺。
乌重胤满面红光,连连称谢道:“若非诸公点拨、提携,乌重胤岂敢妄想能有今日,大恩不敢言谢,留待他日。”
孟元阳赴任带了自己的亲兵,乌重胤也挑拣亲信带走,独留女婿王俭在军前效力。
突吐承璀见王俭长的魁梧雄壮,心中喜欢,欲留在帐前效力,王俭却不大瞧的起他,声言要跟李茂,突吐承璀只好悻悻作罢。
解决了卢从史后,裴度此行的任务便顺利完成,他此行其实是为李茂打掩护的,而李茂此行则是为了卢从史。
裴度回京前,向李纯密奏,请以李茂替代林英为行营参谋,主管军事情报。林英在军中无多建树,受非议颇多,又因水土不服,染了疾病,此刻远在刑州养兵。
李纯也不满林英无尺寸之功,便同意了裴度所请,诏令林英回朝养兵。
喜欢杀破唐请大家收藏:(www.xsyueduw.com)杀破唐小说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