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永盛大帝淡淡开口,这一番话却听的一旁太监刘言心惊肉跳。
“父皇。”
“宣战之事,并非是因百官,大夏国运提升,士气高昂,再者顾锦年两次削弱敌军国运,匈奴国必然会有举兵之意,倘若没有这些事情,儿臣也不会同意开战。”
“请父皇明察。”
李高开口,眼中没有一丝异样,显得格外坚定。
“昨日之事,朕也想明白了。”
永盛大帝没有继续敲打自己这个儿子,而是将话题说回东厂之事。
“照样设立东厂,不过东厂职权,起草,监察,审问,调遣,缉拿,定案,朕打算重新划分。”
“设东厂,再设督察院,东厂掌起草,监察,审问三权,其中起草权由你去挑选,所选之人,必须是寒门子弟,且科举为中者。”
“监察与审问权由东厂宦官负责。”
“至于调遣,缉拿,定案,由督察院负责,督察院内请大儒负责,若有必要,可遣派御史兼职。”
“倘若这也不行,就让他们告老回乡去吧。”
永盛大帝开口,将顾锦年的方案说出。
此言一出,李高不由沉默,心中思索片刻后,顿时大喜。
“父皇英明。”
李高心中喜悦,百官之所以抗拒东厂,其原因不就是因为东厂权力太大,而且都是宦官执政吗?
如今权力打散划分,苦活累活由宦官来做,至于起草权也是选拔一批寒门子弟做事,那么宦官的权力,无非就是监察与审问。
说句不好听的话,悬灯司,镇府司也有监察之权,让一群太监来监察也没什么问题,你真没做什么亏心事,这帮太监又怎么能找你麻烦?
至于审问,那就更别说了,悬灯司,镇府司的审问不恐怖吗?
一样恐怖的啊。
在李高看来,陛下退了一步,而且是退了一大步。
真正的大权,其实还是被这帮文官掌握,自然而然,就没什么可闹的了。
“不过。”
“昨日之事,前所未闻,所有参与者,罚俸半年,让他们这段时间好好反省,否则等边境之事平定下来,朕必然秋后算账。”
永盛大帝继续开口。
该有的惩罚还是要有。
李高说的没错,边境之事最大,不可妄动,大夏内部必须要安静一些。
但等边境之乱平定下来之后,再慢慢算账,他已经有了换人的想法,至少朝堂这些官员,要换走一半以上。
“父皇所言极是。”
“那李善也一同放了吧?”
李高也同意永盛大帝这番话,的确要给点教训,不然的话,下次又来?
“不放。”
“让他在牢中好好待一段时间。”
“还有,别的囚犯是什么待遇,他就什么待遇,谁若是敢额外照顾,朕决不轻饶,无论是谁,明白吗?”
永盛大帝开口。
百官他都可以暂时算了,李善不行。
他必须要杀鸡儆猴。
关他一阵子,让他反省反省,要不服,直接换一个宰相,又能如何?
“是。”
听到这话,李高也没有继续为李善求情,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皇帝选择主动让步,其实已经是天大的圣恩了,没必要继续求情。
当下,李高离开,朝着问心殿走去。
想要尽快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百官。
而此时,魏闲的声音响起。
“陛下,镇国公宫外求见。”
声音响起。
永盛大帝没有丝毫惊讶,只是点了点头道。
“请国公前来,朕的确有事找他。”
朝堂内事已经解决完了,现在的确要处理边境之事了。
一刻钟后。
镇国公的身影出现。
“臣顾元,拜见陛下。”
镇国公走来,龙行虎步,精气神饱满。
“哈哈哈,什么事把国公请来了。”
永盛大帝笑了笑,按辈分的话,他比镇国公差一辈,而且当年还不是皇帝的时候,也在镇国公手下学过一些兵法。
如今再加上顾锦年这层关系,自然是亲上加亲了。
“陛下,臣听闻百官请辞,此乃前所未闻之事,百官恃宠而骄,竟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臣深感愤怒,今日前来,是要为陛下出一口恶气。”
镇国公开口。
他这话不假,百官罢官的事情,其实他昨日就知道了。
很气。
非常气。
一个个都是人精了,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这种事情?
马上就要打仗了,内部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话,等打完仗再来闹腾不行?
就非要给皇帝摆脸色?
真是活腻了?
“镇国公有心了。”
听到镇国公这话,永盛大帝心里舒服多了。
“此事朕已经处理妥当了。”
“国公也莫要置气。”
“国公,朕有其他事情找你,刚好国公也来了。”
永盛大帝开口,让镇国公略显好奇。
已经处理妥当了?
他心头好奇,但没有多问。
“陛下直言。”
镇国公询问道。
“如今,匈奴国被削两道国运,大夏王朝又增强国运,朕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夺取边境十二城了。”
永盛大帝开口,只一句话,便让镇国公神色一变。
“陛下是想直接夺城?”
这很难不变神色,如果是说与匈奴国打一架,这很简单,他带人杀去,争取一年时间解决,然后让匈奴国赔偿银两,这件事情基本上就到此为止了。
可要是夺城之战,那就不是小事。
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必然会插手,那个时候至少需要漫长时间,大夏王朝只怕承不住流水般的军费。
“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夏文圣请大家收藏:(www.xsyueduw.com)大夏文圣小说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