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邕其实已经习惯被高俨抽来抽去了,他虽然脸颊通红,但脸上还是挂着笑。
因为高仁邕知道,高俨动不动抽他巴掌绝对不是因为厌恶他。
相反,他觉得这是高俨需要他的表现,因为高俨每次抽巴掌时,总会选在人多的时候,甚至有一次还是在朝会上。
起初高仁邕也觉得丢了面子,可当他发现大臣们却因为此事对高俨歌功颂德后,高仁邕总算闹明白了几分道理。
这就是在政治作秀!
要不然凭啥只是踩翻了几个小贩摊子他高仁邕就要受到这种待遇?好歹他高仁邕也是堂堂龙子,国朝的郡王呢!
所以某一天,当已经决定洗心革面的高仁邕又被高俨责骂了一通后,实在忍不住了,追问高俨,问他为何如此薄待自己的原因时,高俨只是淡淡的笑道:
“无他,唯手痒耳。”
从那一刻高仁邕就抓住了什么,于是他又大着胆子问道:
“那我下次还可以在街头骑马吗?”
高俨再答:“人不能总靠两条腿走路。”
得到提示的高仁邕二话不说,当天便骑着马出了宫,这回他依然撞翻瓜果小摊无数,不过这次他没有因为犯了事而急着逃离现场,反倒是给予那些受到损失的商户以丰厚的补偿。
然后高仁邕惴惴不安的回到皇宫,等待高俨的质问,结果出人意料的是,高俨并没有派人来找他麻烦。
也就是从这天起,高仁邕在邺城多了个冤大头的外号。
因为他每次纵马总能好巧不巧的撞翻人家的摊子。
久而久之,商贩们也学乖了,只要听说高仁邕又骑着马在城里闲逛,他们就会把一些烂了、或者卖不出去的瓜果摆在摊位上,等待着高仁邕的到来。
等高仁邕一如既往的闯祸之后再找他赔偿损失。
而高仁邕的亲姐东安公主并不理解他这种行为,认为他是故意在和高俨置气。
于是东安公主好几次都挺着大肚子进宫对他进行说教,希望他能知道收敛,免得将来大祸临头,但高仁邕每次都是答应得好好的,隔天又老毛病故犯。
“昨天三姐又来找我了,明明都快生产了,还为你这个小兔崽子操碎了心,你若是再出去胡作非为,小心我整死你!”
除了在高俨面前,高廓任何时候都很硬气,他见高俨抽了高仁邕,也跟着冲上去打算教训他一顿。
高仁邕见状连忙往高延宗身后躲,真要被四王兄高廓逮住了,那即便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但高廓并不罢休,怒骂道:
“别以为堂兄会罩着你,今日我这个做兄长的非教训你一顿不可!”
高俨见躲在高延宗身后的高仁邕眼巴巴的望着自己,忍不住莞尔一笑:
“算了,这次就放过他好了。”
高廓闻言这才收回拳头,只是仍不能解气:
“三姐昨日向臣弟哭诉险些晕厥,臣弟实在心疼啊…”
高延宗满不在乎的插嘴道:
“产妇本就容易激动,一激动起来晕厥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何须大惊小怪?你王嫂当初怀孕时,就因为一口吃食与我闹不快,一夜晕过去七八回,如今还不是依旧活蹦乱跳的?”
既然连高延宗都发话了,这下高廓也没了再找高仁邕发火的理由,只是闷闷的答道:
“家里现在就这么一位阿姐了,身为弟弟,我自然希望她好啊…”
这东安公主今年已经十八,因为性情温婉,处事公正,在皇族中人缘极好,尤其那些小的,每一个不喜欢她的。
大概也有早年间永昌长公主病逝的缘故在里面,所以高俨这一辈儿,她是唯一的公主。
至于为什么叫三姐,那是因为当初李祖娥亲手掐死了她和高湛生下的小公主,高湛为了怀念还没满月就夭折的小女儿,就把东安公主的小字改成了高阿三,所以大家伙儿才叫她三阿姐。
值得一提的是,高阿三现在的夫婿段深本是要尚永昌长公主的,只是永昌长公主还没来得及出嫁便去世了,所以高阿三代替自己的姐姐嫁给了段深。
这段深前几天才被高俨确立了姑藏县开国公的地位,他虽是段韶之子,但却不怎么喜欢兵事,反倒是对风花雪月颇有研究,加上长得好看、出手又大方,故而十分受那些勾栏女子欢迎。
不过高俨却是瞧不上他的,小时候没少和段宝鼎一起捉弄他这位风流叔父,这次封赏,除了让他继续在太仆寺挂了个闲职,基本上就没别的颁赏了。
“好了,三姐的事情你就别瞎操心了,稍后寡人会让皇后亲自去探望她的。”
其实高俨也能理解高湛为何非要把唯一的女儿嫁给段深这个花心大萝卜,谁叫他是段韶的儿子呢?而且还是原配所出。
何况那会儿的段家如日中天,拉拢像段家这样的顶级豪族是高湛的执政根本,否则他很快就会像高澄一样,死于非命。
要知道当时的齐国,勋贵势力如日中天,偏偏高澄的执政理念又是收拢已经外放的勋贵权力,所以最终被厨子拿菜刀给砍死了。
不过现在高俨的执政理念又与高澄类似,又因为高澄死于受禅前夕的缘故,所以高俨即将登基的那段时间,受祖瞎子指点,刻意带兵跑去长安收拢了一下军心。
并且在登基前夜还专门住在了城外,否则高俨很难保证会不会也有个厨子在暗中准备执行刺杀自己的任务。
当然,即便真有高俨也不害怕,大不了一刀砍死就对了,以他的武艺除非是同时派几个像史万岁那样的人物,否则高俨总有办法逃出生天,到那时,齐国可就真的血流成河了。
没办法,这都是高欢种下的祸根,当初高欢为了尽快对西魏形成压迫之势,联合了侯景、斛律家、窦泰以及高敖曹等人。
而这些人分别对应着河南势力,胡人部落势力,六镇以及汉人。
他当年放了多少权力出去,那么高澄回收起来就又多艰难,这本糊涂账哪怕历经了齐国几代皇帝依然为国之暗疾。
所以高俨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趁着强势的时候打压,难道还慢慢消磨时光?
要知道底线这玩意儿磨着磨着就没了,既然反正都要磨,那还不如早点磨,人家接受起来也痛快些!
尤其是这些一二代家主大多已经走向暮年。
所以这个时候,派几个纨绔子弟出去收揽一下民心很有必要。
得让那些即将接班的家伙明白什么叫大势所趋、什么叫民心所向!
否则万一冒出几个铤而走险的愣头青,这盘已经快要将军的棋局又会被打乱!
喜欢皇兄何不禅位请大家收藏:(www.xsyueduw.com)皇兄何不禅位小说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