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慈得了李易指点,自去妙玉阁寻巧巧了,李易和云昭昭则马不停蹄地赶往济善堂。
说来也巧,李易来过一次济善堂,上次是和甘慈一起来的,还是为了向孙医师寻求针灸之术治疗巧巧。
一入济善堂,李易就感觉到了奇怪之处。
上一次在济善堂,还有不少稚子在做工,但是今天,除却那个十二三岁的大孩子在,竟再无一人了。
李易走到那个少年身前,轻声说道:“我来拜见……”
少年递来纸笔。
李易一拍脑门,险些忘了这孩子是个聋哑人。
他连忙拿着纸笔写出请见之意,然后署了名。
少年看过后,径自往后院走去了。
“那个少年……好奇怪啊。”云昭昭耸着鼻子,冷不丁地说道,“这个济善堂也给我一种后背凉飕飕的感觉,我讨厌这里。”
“何出此言?”李易打量着云昭昭,这个冒冒失失的小太阳还会有这种感觉?
云昭昭轻轻摇了摇头:“不知道,就是感觉。”
李易宽慰道:“孙医师是很好的人。我听阿慈说过,他自开了这济善堂以来,救治了许多病人呢,对那些家境贫寒的患者,从不收取钱财。”
孙医师是甘慈敬仰的老前辈,她受了孙医师不小影响,先前为孩子治病也是出于一颗善心,并不收取钱财。
不多时,少年走了回来,还为李易和云昭昭倒起了水。
“不必辛苦了,我们见了孙医师就走,孙医师呢?”李易写好了字,递了过去。
少年只好放下茶水,写道:“医师正忙,片刻便至。”
李易环顾左右,提笔写道:“之前在这里帮工的孩子们呢?”
少年看过李易的字,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太自然,他低头写了一阵:“医师另有安排。”
“什么安排?”
李易的字还没有写完,远远地就听见一道慈祥和蔼的声音:“是甘侄女的相公来了?”
“正是小子李易,医师别来无恙?”李易快步移上去行礼。
孙医师穿着一身朴素布衣,他轻抚着颌下长须,很有长者之风:“我一个做医师的,能有什么病恙?
哈哈,听侄女婿你报了姓名,我才知晓,原来你竟是近来风头正盛的赵州第一聪明人啊。”
“他人谬赞罢了,小子哪里有那个本事。”李易连连摆手,无意中扫到孙医师衣衫下摆竟有一抹血红。
“医师,您受伤了?”李易低呼一声。
“嗯?”孙医师抬起衣衫,脸上闪过一抹错愕,“可不是我受了伤,只是先前医治病人时不小心沾到的血污,咳咳,我竟没有留意到。”
“如此便好。”
孙医师微微一笑:“贤侄婿,不知此来是为何事,还有这位姑娘……”
李易低声道:“哦,这位是衙门的云捕头,我们是奉县衙的赵县尉所托,来取一件他寄存在医师手中的东西。”
“取东西,什么东西?”孙医师脸上满是愕然。
李易沉吟片刻:“还请这位少年避个嫌。”
孙医师失笑:“贤侄婿大可放心,这个孩子耳不能听,口不能言。”
李易这才说道:“医师可知‘芸娘’?”
孙医师瞳孔一缩,呼吸也急促了三分:“你如何得知这个名字?”
李易没有看到的是,在他吐露这个名字后,孙医师身后始终垂首的聋哑少年的身子忽然颤了颤。
李易道:“赵县尉说,只要我说出这个名字,医师自会把东西交出来的。”
李易猜想,“芸娘”应该就是赵县尉那位可怜妻子的名字,他们曾在孙医师手中得过救治,赵县尉的妻子也曾跟着孙医师学过一手。
“既如此,你们跟我来吧。”孙医师深吸了一口气,越过少年往内室走去。
李易快步跟上,路过少年时,却被少年快速往手里塞了一物。
李易奇怪地瞄了少年一眼,少年只是低身垂首。
李易打开手心,只见手中竟躺着一颗小小饴糖!
饴糖?
“木头?就是那个最爱问你要饴糖吃的小胖子?”李易忽得想起了和甘慈的对话,不由发呆杵在原地。
“贤侄婿?”孙医师回头,疑惑地斜了李易一眼。
“哦哦,无事无事。”李易赶紧将手揣进口袋,也回过头,“昭昭,我们一起去拿。”
“好。”云昭昭靠近李易,从他眼中察觉到不安,压低声音问道,“怎么了?”
“小心一点。”李易低沉着声音。
云昭昭立刻提起了警觉,将枪袋抱在怀里。之前她就觉得这个济善堂诡异,见到和蔼的孙医师后,才只道是错觉。
跟着孙医师弯弯绕绕走了些子路,三人来到一间逼仄的屋子,屋子边角里堆满了麻袋,只有中间两丈见方的地方可以落脚。
孙医师走到屋子最里处,李易和云昭昭站在屋子中间。
孙医师在墙角一阵摸索,忽然转头,语气一肃:“王主簿,你怎么来了?”
“王主簿?”李易身后一阵发冷,他连忙转过头去,然而身后什么也没有。
见两人都站在石板之上,孙医师冷笑一声,拉动了墙角的机关。
一阵失重感传来,李易脚下的石板竟然折下,两丈见方的地方全部塌陷,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坑洞!
事发险急,李易站在坑洞的一侧,忙用双手撑住了边缘止住下落之势,他拿眼往下一扫,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只见身下乌漆嘛黑,竟是全然看不到落脚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初宋大侦探请大家收藏:(www.xsyueduw.com)初宋大侦探小说阅读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